菜有荤素,犹衣有表里也。富贵之人,嗜素甚于嗜荤。作《素菜单》。
清光绪年间的天津有家馆子真素楼,是津门菜里典型的素菜馆,其名取自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中“亦缘其性真素”之语,店前挂“味甘腴见真德性,数晨夕有素心人”的楹联,内含“真素”二字。始建于1922年的上海功德林蔬食处,是中国有名的佛教素菜馆,多次接待中外元首。
豆腐。《随园诗话》卷十三第七十九条云:“蒋戟门观察招饮,珍羞罗列,忽问余:‘曾吃我手制豆腐乎?’曰:‘未也。’公即着犊鼻裙,亲赴厨下,良久擎出,果一切盘餮尽废,因求公赐烹饪法,公命向上三揖,如其言,始口授方,归家试作,宾客咸夸。毛俟园广文调余云:‘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祈尤似易牙调。谁知解组陶元亮,为此曾经三折腰。’”
〔1〕寿门:官职名,掌管城门开启之官。
〔2〕宣门:官职名,掌管城门开启之官。
冻豆腐
将豆腐冻一夜,切方块,滚去豆味,加鸡汤汁、火腿汁、肉汁煨之。上桌时,撤去鸡、火腿之类,单留香蕈、冬笋。豆腐煨久则松,面起蜂窝,如冻腐矣。故炒腐宜嫩,煨者宜老。家致华分司,用蘑菇煮豆腐,虽夏月亦照冻腐之法,甚佳。切不可加荤汤,致失清味。
古人早就有冷冻以储藏食物的方法,《诗经》中有夏历十二月凿冰,正月藏冰入窖的记载。《周礼》所记的“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以置食物的容器。《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则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石台,食于冰厨。”冰厨兼具现代冰箱和空调的功能。 唐末,人们在制火药时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热,可使水降温结冰,从此开启了夏天制冰的历史。明代黄省在《鱼经》里写到明时渔民将白鳞鱼“以冰养之”长途运输,谓之“冰鲜”。 古代官府夏令有“颁冰”的习俗。清代时按官阶发给冰票,凭票领取。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颁冰》载:“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蓬蒿菜
取蒿尖,用油灼瘪,放鸡汤中滚之,起时加松菌百枚。
哇!
松菌就是松茸。没想到有这种吃法,感觉味道……一言难尽
蕨菜
用蕨菜,不可爱惜,须尽去其枝叶,单取直根,洗净煨烂,再用鸡肉汤煨。必买矮弱者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