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行

读万卷书,观万般事,行万里路

许宏X徐坚:三星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三联

https://mp.weixin.qq.com/s/TApPgL9gr2Gh_XFqDJDOTQ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早期城市、早期国家、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年到2019年期间担任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同时也是公众考古作家,著有《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最早的中国》等。

徐坚,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特聘教授,从事考古学思想史、博物馆学和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暗流》和《名山》是他的代表作。这次三星堆的发掘中,他带领团队负责3号坑。




许:中原二里头出点儿东西大家都很认可,因为中原是中心。但在成都四川盆地出现这样的东西超出想象,我们感到讶异,惊讶,不可思议,不理解。

但有句老话,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就说明我们要反思既往认知框架的不合理性:我们是不是有些问题想偏了,不该讶异的讶异了?我们是不是用中原的汉字“霸权”本位来看三星堆?所以你觉得它不正常,这个地方怎么能出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出?这是我们所有文化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人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徐:我们视野下的三星堆是两个三星堆,一个是由伟大发现构成脉冲式的、爆炸式的三星堆,另外一个是由考古学家年复一年甚至多少代考古学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切实推进从认识一个小地点开始,逐步认识整个成都平原、认识中国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过程。

……

我们回到三星堆发现的这条线索,不断摸清楚三星堆是什么,三星堆对于成都平原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术工作,这是必然性,我们一定会越来越清楚那些生活在太平场的史前和原史居民,我们会越来越清楚那些曾经生产和使用这些祭祀坑的人们和社会,我们甚至能够更全面更动态地复原当时的社会过程。但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下一次轰动世界的发现会出现在哪儿,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前所未见的器物。这就是我理解的必然和偶然。


许:公共考古如果加了“学”,本来是想走出象牙塔的东西结果又回到了象牙塔,我不懂这个东西,我只能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到其中。




评论
热度(9)
©剑行 | Powered by LOFTER